刘玺祯的个人简介
刘玺祯,女,90后出身于艺术家庭,从小阅《诗经》,擅填词,工书画,嗜禅宗,热心公益。
基本内容
家世背景
秦观说“韶华不为少年留”,我想起了年幼时绕口难诵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我经常用错词汇,甚至,我要追求语序自由。他们笑我,丫角戏语。
然而,琐碎记忆中的这两句却一直就这么相互守望着,从童年到青年,正像现在的月亮与夜空间的一次漫长的谈话。也像近义词彼此相依。
(2009.7《时间集录》)
整理月光,淡一点的回声,不只是岁月留下的,如同一捆干柴,生死之间却不绝望,引燃火种。微笑就像这火种一样。存活着,把平淡的生活燃烧的鲜亮些熟悉的色彩。从岁月的一节到另一节,如同结束了一首古老的曲调。
有些人总是拒绝细节,打扮往事,漂零的琴声,结束却又开始。
黄粱梦里,我们交换星光,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空下,想起那个年轻时书生模样的诗人。
(2009.2《低吟浅诉》)
落下的花/strong
秋天吻着花瓣,从最低的那朵开始.花朵就这么瘦了下去,像郁结不解的心结,生动而又空灵.它跌落在它自己的泪水里,像凶器刺近心脏.这好比华灯初亮,缀饮失望的影子.
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如同被撰写的诗歌,那么它就是外一首.写下了紧密的联系,也就写下了沉睡的思考.不怯懦,但卑微.把人心揪的失落.比伤口还要美丽.比时间还要锋利.更切近了穷途末路,它是花的反思形式.
开罢,谢罢,哭的相见,笑的离别.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守望?比唐诗,宋词,元曲还要令人沉醉.
在孤零零的枝头,我多么信望的一朵花,就像我信望耶稣一样.花朵和耶稣其实没有必要的联系,只是我在看花朵时刚好想起耶稣.
红尘已去,或许不再需要这朵花,可是它还是一动不动的这样睡在梦里,无法被人叫起.
(2007.8)
写给秋天
A/strong
被一场雨预示着行踪
我从7月算起,到你来。其他的时间一并忽略
只有等待。漫长的雨季
――似蝴蝶,翩然而落
从长安古道起身,瘦马迟迟。西风
暂时缺席
泼亮几页山水,尽染层林
万物似虚拟的门,被你透过
我们相隔太近,却看不清你的面孔
像在陌生人的瞳孔里,一样的陌生
曾经相识也似曾不识
读尽诗书,还找不出一个确切的词来形容你的轮廓
我只能如此描述:
你
头发散乱,坠叶纷纷
以雾掩面,假装成
隐士,用菊来见证这个词本身
残荷做绣花裙,涟漪为裙摆
面容模糊,且略带些女子的憔悴
与你相比,还没有人能谈得上忧郁
端详一泓湖水,用时间来假设
和柳永交换维度,收拢叹息
……杨柳岸在近一步消瘦
B
借用一篇雨来做引子,长亭
――你打的绳结
从唐诗,到宋词,再到
杯
酒
你的影子绰约可见
很多年,总还找不到某个细节来证明你的真实
就像一个绳结,绕不出桂花深重
的味道
(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