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子英的个人简介
卢子英,1905年出生于合川县,1925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基本内容
卢子英,1905年出生于合川县,1925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5月,在北碚扎根。1949年,把一个土匪啸聚的地脊民贫地带,建设成了举世闻名的模范区。政绩辉煌,硕果累累,世人称颂。冯玉祥将军有诗赞云:“区长卢老四,精明又要好;作孚升次长,区政难顾到,遗缺补其弟,地方都欢笑。” 历任峡防局常练大队队附、学生队队长、峡防局督练长、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区长、北碚管理局局长。
卢子英(1905-1994)是卢作孚的胞弟,幼年时,长期跟随卢作孚生活、学习。1925年大革命时期,经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恽代英介绍,卢子英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并参加东征战役。在即将毕业前的三个月时,卢子英染上恶性疟疾,只得离校到上海就医。
在上海治病期间,卢子英与共产党人刘披云、阳翰生成了知交,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这时,卢作孚来北碚出任嘉陵江小三峡峡防局局长,卢子英便来到北碚,并带回《共产党宣言》等许多革命书籍和一部苏联电影《夏伯阳》。
卢子英在北碚先后任学生队副队长、少年义勇队队长和军事主任、督练长等职,协助其兄卢作孚做了大量的清匪和建设工作。1936年北碚成为乡村建设实验区,卢子英先后任代局长、区长。1942年北碚成立管理局,他又成为局长,一直到北碚迎来解放。
卢子英在抗日战事到解放战争期间,长期主政北碚工作。在卢作孚的帮助下,密切与共产党人合作,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志愿军运动,使北碚成为抗战大后方模范区,创造出北碚丰厚的抗战文化。解放战争期间,他又掩护了不少的共产党人,并为北碚的和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解放后,卢子英一直担任重庆市建设局副局长,直到退休。
卢子英逝世后,北碚人民在北碚公园建了卢子英墓,永远纪念他为北碚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