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功训的个人简介
吕功训,男,1957年11月生,吕先生1982年2月华东石油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大学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拥有近35年的工作经历。荣获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2014年6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个人简历
吕先生曾任胜利油田物探公司总工程师;
中油国际(委内瑞拉)公司副总裁、总裁等职;
2006年10月任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兼安全总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阿姆河天然气公司项目经理;
2007年9月任土库曼阿姆河天然气公司总经理;
2008年12月任中国石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公司总经理;
2012年12月任哈萨克斯坦公司总经理、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总经理、中亚地区企业协调组组长;
2014年5月任海外勘探开发分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总经理;
2014年6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人物事迹
阿姆河天然气项目作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陆上天然气合作开发项目,一期产能建设工程于2009年12月14日正式投产运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四国元首共同为该项目投产启动阀门。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已经开始源源不断输往中国,为我国能源建设和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吕功训作为中国石油在土库曼斯坦建设团队中的领军人物,以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为榜样,顽强拼搏,科学管理,率领海外建设者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牢记使命肩负重托
吕功训作为中国石油最早赴海外参与国际能源合作项目的人员,在海外创业13年中,先后参加了苏丹项目、委内瑞拉奥里乳化油项目、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在担任苏丹1/2/4项目技术部经理,尼罗河公司副总经理期间,主要负责勘探开发和地震采集工作。面对苏丹国内战乱频发、疾病流行、自然环境恶劣等困难,他充分发挥在专业技术、语言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与合作伙伴紧密联系,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使这个中石油第一个海外大型项目石油储量由4亿桶上升到9亿桶,成为中苏能源合作的基础,他本人也荣获CNPC苏丹项目建设银奖。为使该地区储量快速增长,他与地震队多次进入叛军渗透地区进行地震采集,特别是在一名中方员工被绑架后,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他深入一线与当地军方进行联系、协调,开展营救工作,成功处置了第一起海外人质绑架事件,中方员工平安获救。
在担任委内瑞拉奥里乳化油项目总经理和中委公司总经理期间,他带领管理团队,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突破为手段,克服了资源国政权不稳定、国有化进程对外国企业排斥、社会治安差、经常发生罢工等不利因素和困难,与雪佛龙、德士古等23家国际一流石油公司在委内瑞拉石油市场同台竞技,打破了这一地区被西方石油公司长期垄断的局面,站稳了脚跟,使委内瑞拉成为中国石油开拓海外的重要油气生产区。在接管陆湖项目以来,累计产油900万吨,在成功化解十余次大型罢工和百余次小型罢工及劳工事件基础上,奥里乳化油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建成投产,实现500万吨产能 在阿姆河项目建设期间,由于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期限仅有18个月,不足国内外同类工程正常工期的一半。同时,我国越来越紧张的能源需求形势也迫切要求项目早日建成向国内供气。从领命到踏上土库曼斯坦的气田起,吕功训在项目启动初期面对资源国自然条件恶劣、物资匮乏、社会依托差等一系列问题和困难。积极迎接挑战,率领建设者开始了艰苦创业历程。在他的带领和指挥下,荒凉的大漠深处建起了第一栋活动板房、修复了第一口老井、打下了第一口新气井,逐步探明了地下储量,为集团公司科学决策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已封存20余年的萨曼杰佩老气田又重新焕发了青春。萨曼杰佩气田地质储量由可研时的849亿方增至1331亿方,净增482亿方,增幅超过50%,奠定了阿姆河项目作为中亚天然气管道主气源的坚实基础。
在项目建设期,他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夏季顶着地表50多度的高温,冬天冒着零下28度的严寒,奔波于各个井场和建设工地,指挥生产建设,协调解决建设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在项目建设近两年的时间里,未休过一次假。
作为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拥有逾30年的工作经历,具有逾10年的海外公司管理丰富经验的他,每当项目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他利用丰富娴熟的海外项目管理和谈判经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谈判策略,带领团队与当地政府和主管机构进行艰苦谈判,取得了一次又次的成功,确保了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为给项目建设争取宝贵时间,在经过一系列深入调研后,针对各项重点工程招标具有金额巨大、时间紧迫、投标商来自中国、利益关系交错等特点,他与团成员精心策划,有效组织,成功说服资源国油气署将三维地震采集授标给东方物探公司,处理厂EPCC授标给川庆钻探公司,集输外输EPCC授标给工程建设公司。项目建设中,95%以上为中方企业,有效地带动了国内制造业和工程服务业效益的提升。
创新管理加快发展
阿姆河天然气项目涉及专业广、人员多、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设备动迁、队伍动迁、物资清关、地质勘探、地面工程建设,各种专业、各项工作交叉进行,来自国内的七八家建设队伍和国内国外几十家供货商、合作商都聚集在这里,项目建设高峰期建设大军过万人,这一切都需要科学统筹管理。他提出阿姆河项目要坚持技术高起点、管理高水平,使工程成为“优质工程、形象工程、友谊工程”。
针对来自国内的施工建设队伍管理水平和海外经验参差不齐,成为制约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瓶颈的实际状况,他确定了“同举一面大旗、齐树一项目标、共维一种形象”的原则,积极推行“融入式”管理方法,充分借鉴中国石油海外业务16年成功经验,在项目实践中摸索形成了既符合集团公司管理要求、又适应资源国特点的“13341”项目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海外会战的新路子。即:在内部分工上实行“对口支持+市场化运作”的一个定位,在项目组织上采取“u2018五统一u2019的协调组统筹、u20181+Nu2019的技术服务公司管理和生产运行总承包”三种模式,在项目施工中推行“管理全面、PMC全面、投产准备全面”三个介入,在营造环境中构建“甲乙方、乙方之间、项目与政府、中土员工”四层和谐,在项目完成时全面实现“1231” (合同期内实现1万亿方储量,年产200亿方,稳产30年,扩大100亿方天然气合作)的一个目标。
新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发挥了集团公司整体优势,破解了工期紧迫、工作量大、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高难、资源国基础设施薄弱、物资匮乏等诸多困难,突破了制约项目建设的采购、运输、清关、许可、后勤依托、施工管理等“六大瓶颈”,提前建成由28座井场、90公里集输管线、集气站、集气总站、处理厂及外输计量站组成的一期工程,成功创造中国石油海外项目5000万人工时安全无事故的最佳纪录,比计划提前一个半月向国内供气。第一天然气处理厂工程量之大,建设速度之快,成为国内天然气处理厂建设之最。同时,项目在钻井、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等方面也取得多项突破,地质与钻井成功率双100%,在海外为中国石油树立了良好形象。
针对金融危机给项目高效运转带来的巨大影响,他提出“危机中看商机、变劣势为优势”的应对策略,全力推行低成本发展战略。在技术和商务方面,通过简化井身结构、优化工艺流程、重谈商务标价、挖潜库存物资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建设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一期产能建设投资节约近10%。在内部管理方面,通过优化管理、合理调剂、内部挖潜等手段,使项目管理性支出连接两年下降10%以上。
他具有较强的大局观念,坚持中国石油一盘棋,每当技术服务公司有困难和问题自身难以解决时,他积极出面给予协调解决,推动各专业高效运行。针对劳务许可正常办理程序需要45天时间的实际情况,他积极与移民局和油气署进行协调,将办理时间缩短为10余天。项目启动至今,共办理劳务许可20000余人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土库曼斯坦,设备清关十分缓慢,一般为2―3个月时间,经过他出面协调,同意采取“双轨并行”的方式,即:一面办理报关手续,一面将设备拉运现场进行安装。为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项目累计物资清关1.43万车皮,物资动迁量相当于阿姆河右岸火车站15年卸货量的总和。
三、友谊合作,成就典范
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曾先后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明确指示要把项目建成合作典范,为土库曼斯坦人民造福。作为项目的管理者和负责人,他始终把拓展友谊合作、与民众和谐相处的理念传递给团队,切实为当地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让中土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自开工建设以来,阿姆河项目已为资源国提供超过一万个就业岗位,为提高当地民众收入水平发挥了突出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致力于资源国社会公益事业,在提高医疗水平、发展残疾人教育,改善自然环境、资助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等方面,先后投入资金725万元。他本人连续两年受邀在土库曼斯坦石油工人节大会上发言,并作为唯一的外资企业代表出席了土库曼斯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阿姆河天然气公司已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外资企业。
作为阿姆河项目的负责人,吕功训扎根海外,以我为祖国献能源的信念,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为国家能源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阿姆河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已全面展开,他将继续团结带领中国石油海外建设者朝着新的目标集结挺进,在广袤的大漠中续写无怨无悔的灿烂人生。